铝隔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铝隔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水稻院士朱英国教授因病去世生前力挺有机农业王莲属

发布时间:2020-11-04 07:48:55 阅读: 来源:铝隔条厂家

水稻院士朱英国教授因病去世,生前力挺有机农业

中绿农业研究院

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技学院朱英国教授今日因病去世。

朱英国院士40余年始终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坚持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始终关注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2015年5月15日在罗田举行的首届中国有机农业大会上指出:在中国人口比例占全球1/5的情况下,化肥使用量占到了世界的1/3。中国的有机农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需要创新的科学技术,培养大量科技人才,迎来有机农业全新的发展契机。

2013年7月22日,领导察湖北期间,专程前往武汉大学杂交水稻鄂州研究基地视察,看望朱英国院士。朱英国表示,“作为科学家,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力解决好科学界承担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担好担子、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朱英国院士如何从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著名水稻专家,他走出大山,又重回田间,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一怀揣梦想,从大别山走进珞珈山

1939年,朱英国出生于大别山区罗田县一个农民家庭。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目睹了太多关于土地和粮食的悲喜剧,对农村穷、农民饿的现状也有着切肤之痛。他希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让农民吃饱、吃好。民以食为天,乡亲们对土地和粮食的虔诚,让他铭记了这一真理。

1956年,他从胜利中学毕业后被成功保送到罗田一中。高考前夕,朱英国静静地站在罗田一中的后山顶上,遥望江南,仰望星空,默默地许下一个心愿——考进武大。能进入武汉大学深造,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家乡的亲人和自己远离贫困和饥饿是青年时期朱英国的唯一梦想。

梦想遥不可及,甚至于非常模糊。当时的朱英国只是听说武大是一所名校,但从未出过大山的他压根就不知道武汉在哪里。为了他青年时期的梦想,朱英国连填了三个志愿,都是武汉大学的生物系。

1959年,朱英国如愿考上了武汉大学。进入大学不久,就遭遇了席卷全国的惨烈饥馑。这场饥馑在他心中留下了长久的悲悯,也更坚定了他少年时的梦想:让世界远离饥馑。于是,选择专业时,朱英国毫不犹豫地在志愿栏里一股脑儿填上了“生物系”,选择了植物遗传。

1964年他大学毕业,留在了武汉大学任教,主要从事遗传学和水稻方面的研究;同年,朱英国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这次初试水稻研究工作,也开启了朱英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生涯。

二矢志科研 让“东方魔稻”春色满园

谁来养活中国人?上世纪后半期,西方曾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杂交水稻在中国普及了,中国响亮地告诉世界:我们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世界作出了贡献。这嘹亮的呼喊中,也有朱英国的声音。

1972年,朱英国开始进行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两年之后,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朱英国被任命为组长。

每年春天,他都要以最快速度赶到海南岛繁育水稻――这里现在被誉为中国种业的“硅谷”。

为何如此步履匆匆?春天寸光寸金,不能不拼命追逐。在武汉经历了烧锅炉提高育种温度失败的窘境之后,朱英国想到了温暖的海南岛。南繁育种,每年可以比湖北多种一季水稻,大大加快水稻育种科研速度。

于是,春夏之际,朱英国和他的队伍留在湖北沔阳协作攻关,秋风一起,他们就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4月,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就这样,从1972年起,朱英国开始了他的“水稻候鸟”生涯,追逐田野的春天。“候鸟”之旅,是艰辛之旅。水稻研究既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对于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朱英国来说,在实现梦想的宏伟目标面前,一切艰难困苦都算不了什么。困难重重的迁徙,繁琐枯燥的实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扎根泥土农田,他就这样坚韧不拔,耕耘不辍。

从1972年起,朱英国和武汉大学生科院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稻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新稻种与袁隆平的野败型和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梦想没有停止,科研仍在进行。

在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朱英国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经过多年大海捞针似的寻找,朱英国终于在1984年3月发现了农家品种马尾粘中的一棵不育株。

经过三年反复的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它就是“马协A”。“马协A”的问世,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在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中,朱英国将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利用分子标记、差异显示、图位克隆等技术研究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揭示了“红莲型”雄性不育由两对独立的恢复基因所控制,其中之一已经被图位克隆,另一个也已被精密定位。

凭借“红莲型”和“马协型”两项不育系科研成果,朱英国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0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朱英国说。

50多年来,朱英国抱定对“种子效应”的信念,率领研究团队不断进行水稻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和选用杂交水稻新品种,成功地选育出优质的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和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珞优8号和粤优9号等优质组合。

三情系农民 跃进“龙门”又回“农门”

朱英国对农村和乡亲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大别山跳出,跃进“龙门”的朱英国,最终又走回了“农门”。

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是朱英国的理想,他甚至在大三分专业时,放弃了热门的微生物专业,选择了植物遗传专业,一个不得不与农作物打交道的专业。

“龙门”变成了“农门”,朱英国却义无反顾。

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仍是朱英国每年的必到之处。他说:“条件改善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工作决定了我们既要动脑,也要动手,必须到田间去。”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工作也和田地打一辈子交道,朱英国因此被誉为“泥腿子院士”。如今,朱院士仍然谦虚地自称,他只是个普通的农村人,“更需要兢兢业业地工作”。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如何既提高产量又能提高稻米的品质,还能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性,成了水稻专家们的关注焦点。

“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种植水稻品种4.6万余个,现在只种植1000余个,其中面积10万亩以上的仅322个,并且大都是育成品种和杂交种,几乎不再种植原来的老品种。”朱英国说,“作物品种单一和遗传基础狭窄导致人们利用作物的种类逐渐减少。”

“红莲系”逐渐进入专家们的视线,而如何将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老百姓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变化,成了朱英国思考的问题。

“进入市场,关键就是要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我们有很大的潜力亟待发掘!”朱英国说。

“荣誉都是身外之物,关键是我们是不是为社会、为农民兄弟们做了真正有益的事情。”朱英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善良,只要你是真心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就永远不会忘记你。”

上世纪50年代末,在那个以跳出“农门”为荣的时代,朱英国进入令人羡慕的“龙门”;而让人吃惊的是,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却没有离开“农门”寸步。

这就是对土地一往情深的朱英国院士,既有陶渊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欣喜,更有神农氏烛照洪荒、造福苍生的奉献精神。

朱英国 水稻院士 有机农业

卧龙三国腾讯版

新大话梦缘

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