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隔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铝隔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孙建国家生态项目扶持相关信息及操作要领肉穗果科

发布时间:2020-10-18 19:03:19 阅读: 来源:铝隔条厂家

孙建:国家生态项目扶持相关信息及操作要领

4月22日,由吾谷网发起,力邀行业专家和优秀农人,围绕生态农业的产、销、品牌、影响力等全产业链,在四川展开了为期四天的生态农业之旅,期间包括一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及四家生态休闲农庄实地考察交流。农科院区划所孙建研究员从具体案例来阐述了企业如何埋头拉车,如何抬头看路,学会运用国家的资金,就会事半功倍。企业申报的过程就是跟国家政策对接的过程,有很多企业因为申请到资金成为国家级企业和合作社。

第一部分国家“十二五”农业产业政策

一、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农业政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国家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中央财政“三农”总支出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4、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1、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2、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3、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3、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五)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1、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在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建设高产稳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继续建设优质棉基地、优质油料带。在13个粮食主产区的484个粮食主产县(场),建设万亩连片标准粮田,实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和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

2、沃土工程对增产潜力大的中低产田加大耕地质量建设力度,配套建设不同类型的土肥新技术集成转化示范基地,使项目实施区的中低产田耕地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

3、植保工程完善县(市)级基层站点和省级分中心,建设一批生态和生物控灾示范基地、农药安全测试评价中心和生物技术测试区域中心。

4、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和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改造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更新改造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已有大型排涝泵站。

5、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农作物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畜禽水产原良种场、水产遗传育种中心、种质资源场及检测中心等。

6、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及残留监控、防疫技术支撑、防疫物质保障六大系统。

7、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国家级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质检中心,省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县级农产品检测站。

8、农村饮水安全解决1亿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9、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实现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

10、农村沼气建设以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以及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

11、送电到村和绿色能源县工程建成5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利用电网延伸、风力发电、小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解决350万户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1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同步建设县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民族医院)。

13、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以中西部地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为重点,建设县级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流动服务车等。

1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维权服务能力建设,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农业政策部分

三、新世纪以来连续出台的11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

近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2011年: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第二部分政府农业扶持项目资金申报技巧

一、农业项目扶持力度大

随着我国涉农项目来源的增多,涉农企业申报农业项目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13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4万亿元。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都是前所未有。成功申报国家扶持资金,不但能获取资金无偿支持,企业还得到政府认可的殊荣,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企业信誉,增加企业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产品销售。

2012年12月29日下午,习近平冒着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阜平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抵达阜平县后,习近平连夜听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汇报。他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项目的申报也是一举多得的多赢过程,10年来我们为企业咨询资金申报成功的项目1000多个,目睹很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通过申报项目企业增加了见识,培养了企业人员,提高了自身素质,在外因资金扶持和内因企业管理加强的综合作用下,提高了企业发展速度,壮大了企业实力,带动了当地就业、增加了财政税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部分企业法人成为国家、省级五一劳模或各级人大、党代表。其中安徽临泉守红黄牛专业合作社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完善了“林—草—牧—沼—菌—肥—粮”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企业法人代表王守红先后成为中国农技协常务理事、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2005年获“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6年获国家环保总局“地球奖”,2008年央视邀请赴京参加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及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强化,国家各级财政对合作社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七章规定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了产业政策倾斜、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四种扶持方式。现就财政对合作社支持项目即合作社财政支农项目的申报存在的问题、申报技巧等进行讲述。

二、申报存在问题

目前由于部分企业仍不熟悉申报程序,经常出现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漏报、或者报了没有把握好申报要求,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享受不了扶持资金政策,针对这部分申报单位存在的问题,我们总结10年来为企业申报成功经验,下面重点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网工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循环经济等项目的资助领域、申报条件、注意事项做初步介绍,研究讨论提高项目申报水平的方法和手段,供大家在项目申报中参考,便于项目申报单位得到一定启示,使申报人尽快了解和掌握有关农业项目及配套资金的申报程序、管理办法、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借鉴掌握申报技巧,以便成功获得国家或地方项目资金支持。

四、项目扶持资金申报技巧

(一)及时获取项目申报信息

目前由于申报企业的信息渠道还是比较单一和封闭的,对国家政策方针相关信息的了解都是有限的。因此地方政府、涉农企业申报项目单位应迅速、准确地把握项目申报信息,了解国家与地方政府支持项目及专项资金情况,加深对各项政策与专项计划的了解,一般了解申报信息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定期登陆政府网站和项目申报信息丰富的网站,重点在公告通知栏,查看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申报指南等信息(如国家资金申报网www.gjzjsb.org),了解项目申报的要求和程序。

2、与经验丰富的专业项目申报咨询机构联系、请专业人士提供申报信息。一般具有国家甲级以上资质的专业咨询机构在长期、多渠道的项目申报中,建立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能及时了解国家多部门项目资金申报信息。如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信息灵敏的咨询机构,他们对项目的前瞻性把握得比较好,了解农业项目的最新发展情况。可以通过像他们中介机构获知项目信息,为企业筛选合适申报项目。根据这些信息,企业再选择具体申报项目,才能有目标,并且事半功倍。

3、从相关项目主管部门了解项目申报具体要求,争取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和支持。一般政府部门对本系统项目项目相关政策了解很清、把握很到位。他们会给企业一些建议:比如哪些项目有更强的企业在申报,本企业就不要申报了;哪些项目还是空置的,企业可以去申报;哪些部门是项目申报的关键部门等等。

4、提前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常年支持项目,可以积极准备申报下年度项目。一般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项目是连续申报的,每年都有,如果企业早了解政府部门上年度支持项目,申报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做好企业申报前期工作

部分国家支持项目对扶持对象有限定条件,其中软条件如管理机制、订单、基地等容易克服,但个别项目要求企业具备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硬条件比较难逾越,因此准备申报项目的企业有条件时应积极做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对外积极申报省市甚至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内做好环评、土地、备案等资料收集工作。

(三)把握申报政策,合理选定申报项目。

申报的项目应与企业的规模大小相匹配、可以先小后大,循序渐进,对中小企业而言,参与国家大项目的竞争就比较困难,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小,相反申报一些省市级的小项目,前期的投入较小,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1、把握申报政策。目前,基本上国家相关部委的网站上设置了专业频道或专栏,及时更新有关申报的政策规定,要求和注意事项的管理办法、项目指南、申请须知、申报材料组成结构和撰写提纲、申报软件下载等内容,目的是为广大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切实得到支持和资助,获得跨越式发展。

2、合理选定申报项目。申报企业首先要求依照申报指南,确定申报项目,而确定申报项目的主体和中心内容,使之与项目指南密切吻合。因为每次专项扶持资金均要求企业申报的项目,必须在相应项目指南的范围内,否则原则上不予支持。

(四)高度重视项目申报材料编写

申报的项目要获得成功,涉及到项目筛选、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写、项目申报,后期牵涉到项目评审、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此工程具体办事人员的专业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十分高。为提高工作效率,申报企业应成立由懂具体细则、知方法、明内情、有经验的人员所构成的申报项目工作组,专职任务是完成项目申报。人才可来自申报单位、项目技术方和外聘的专业咨询机构人员(外脑)。

1、委托有经验的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士协助编写。编写项目申报材料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内容多,工作量大,涉及的头绪也多,而且项目不同、申报的归口单位不一,项目申报材料也各有特色,从国家发布相关项目信息开始到最后的申报截止,留给企业操作的时间很短;准备材料的过程很复杂,在编写申报材料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对申报材料的要求与申报条件,以及重点支持的领域,如果所申报的项目属于已经明确表示不支持的项目,切不可强行申报。国家有扶持项目,企业应该积极争取,但申报材料编制一定要专业,不能匆忙编写国家和省市的项目或大项目,对材料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委托具有国家咨询资格证书的专业机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协助完成材料准备工作。否则,有一些好项目会因为准备不专业而不能获得审批,前功尽弃。

2、项目可行性报告一定要论述准确,真实可靠,全面反映申报项目的基本情况。有的申报单位把编写项目申报材料任务都交给办公室行政人员,尽管这些人员对本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但实际上有很多的人员,由于无暇熟悉申报材料编写要求,加之忙于日常工作,时间有限,因而就需要聘请有经验的专业咨询机构的技术人员对提供的项目技术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和加工,并且需要补充时及时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补充和完善,这样既节省了项目单位人员的时间与精力,又丰富了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

3、申报单位情况,要反映申报单位的是否有较高现代管理水平,尽量体现出申报单位的特色和实力,反映出良好的人才结构和较高的素质,论述出所取得的业绩和资信程度。表现出主营业务突出,是否具备实施本项目的软硬件环境和条件,财务状况要予以充分展示,财务指标清楚申报单位的制度要健全并在申报材料中予以阐述,如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等。

4、附件的准备整理要仔细,要全面,要有针对性,要与项目可行性报告和申报单位的内容相符并给予证实。

(五)做好项目申报后跟踪工作

申报项目是由县市逐级上报的,项目初稿完成后,在上级限定上报截止日期之前,有条件时提前把相关材料送到相关环节,包括直接面对企业的部分主管部门,要积极沟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还要注意及时跟进、关注项目申报情况,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获得关于项目申报的最新进展情况。因为很多项目,在上报之后,根据专家、政府的意见,还有一个微调的过程。企业及时了解情况,才能根据最新情况作一些补救工作。不能报完材料就万事大吉。

要用认真的工作态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选择申报项目。要建立项目申报的保障体系,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予以重点保证,确保项目申报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抓项目。按照项目申报程序,有步骤的开展项目工作,不作无用功。项目的争取阶段,汇报与解释是核心内容,前期工作成功与否全在这一阶段。做到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是基本的要求,同时要锲而不舍。两者齐备,争取成效会大大提高。

第三部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

指南和案例

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文件

(三)需说明的相关情况。

1.同一项目单位上一年度已得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拟申请连续扶持的,在申报材料中,须详细说明项目单位现状及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目申请连续贴息的,须在申报材料中说明上一年度的贴息情况。

2.项目单位需说明近两年申请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之外的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情况。

(四)其他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和地方各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要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可靠与完整。如发现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按《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财发[2011]7号)等规定严肃处理。

2.省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对经过规定程序拟立项扶持的产业化经营项目,须在省级报刊等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

3.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和龙头企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提纲等有关资料,请向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索取,或在财政部门户网站下载。其他不明事项,可向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咨询。

4.各省级农发机构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本指南有关要求进行细化,指导各地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案例

案例:周口市淮阳县3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扩建项目

第四部分:农村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及案例

一、关于申报2013年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一、合理确定申报规模和结构

2013年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将继续支持户用沼气、养殖小区沼气、大中型沼气、乡村服务网点等项目建设。请各市(区)根据实际需求,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统筹考虑,参照2012年的申报规模,按照现行农村沼气项目的中央补助标准,合理确定2013年农村沼气项目的建设任务、投资总规模和分项投资结构。

1.户用沼气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在有条件的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向丘陵山区、老少边穷等地区倾斜,村和户应具有养殖习惯或足够的沼气发酵原料。

2.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优先选择建设在村级服务网点已经建立、后续运行服务有效的地区。项目建设主体和养殖农户、供气农户之间必须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契约协议,明确责权利关系,协商确定各参与方的投入资金,用气费用和运行管理方式,建立长效使用的约束机制。

3.乡村服务网点在2012年底前已安排网点的基础上,根据户用沼气实际建设数量,按照每网点300-500个农户服务能力的要求,按比例同步配套申报。

二、农村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申报案例

案例:淮南市梅玲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养殖场沼气工程

第五部分: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指南

一、项目目标

通过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的实施,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部门工作水平。

二、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方向

2013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对每个列为补助对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补助15-20万元,重点支持粮食、油料、蔬果、茶叶、奶牛、生猪、淡水养殖等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资金重点使用方向包括:

(一)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包括引进改良和推广新品种、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在基地建设中建造或改造圈舍、池塘以及开展疫病防治;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包括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其生产基地和原产地标志等认证申请、注册商标、包装设计,品牌策划,开展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

三、实施区域

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第六部分:关于2013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补助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现就做好2013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补助资金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财政支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他相关管理规定,有固定的办公、服务场所及必要的设施。

(二)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并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人营业执照2年以上(截止至2013年6月5日),并取得国家级或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称号。

(三)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规范。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财会〔2007〕15号)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配备专业的会计核算人员。总账、各类明细账账册齐全、记账准确、完整,能全面反映合作社的财务状况,鼓励使用电脑会计软件记账。

(四)运作正常。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规模,带动能力强,能有效地为合作社员提供农业专业服务,民主管理,社员拥护。示范社成员原则上不少于100人。

二、财政资金支持的范围、环节和标准

(一)财政资金支持范围。一是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二是雇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三是对合作社成员开展专业技术、管理培训和提供信息服务;四是组织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五是农产品粗加工、整理、储存和保鲜;六是获得认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和行业维权等服务;七是农民用水户协会管护农田水利设施支出;八是改善服务手段和提高管理水平等其他支出。

(二)财政资金支持环节。财政资金支持环节不得超过3个,且不得用于人工费(聘请专家费用除外)、水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车辆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土地租金及平整等与生产无关的支出。其中培训费所占比例不得超过扶持资金的10%,培训支出必须与培训工作直接相关,不得用于其他与培训工作间接或无关的支出。

三、扶持标准

每个示范社扶持标准为60万元,示范社配套投入比例不得少于1:1。

四、项目申报程序

(一)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按照申报通知要求,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并积极向市财政局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名申请。

(二)申报专项资金应报送以下材料:1.正式资金申请文件;2.相关附件(附件1-3);3.专家评审意见书(含财务状况意见);4.合作组织章程、财务制度、机构代码证、注册登记证等复印件;5.合作社入社社员证明(社员明细及签印等);6.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运行正常证明;7.示范社证明文件;8.评审专家职称复印件;9.合作社近两年经有资质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

(三)申报材料填写要求:1.要求提供材料必须准确真实,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报财政支持资金额最多为60万元,超过无效。2.对于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包括不符合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条件和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与环节、标准文本存在应填未填的漏项、填列的内容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时间报送规定的申报材料等情况,将取消申报资格。3.以上申报材料应当按照排列顺序并胶封装订成册,不得使用透明软夹、打孔装订或订书机装订。

第七部分:全国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项目

申报指南和案例

一、2014年全国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项目申报文件

为做好2014年度“新网工程”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本着早筹备、早谋划的原则,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省社决定着手组织推荐2014年度“新网工程”专项资金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主体为2012年8月31日前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经营企业。

(二)申报主体为企业的,供销合作社(含全资和绝对控股企业)须为申报企业的第一大股东,且持股比例不低于34%。

(三)申报单位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独立核算,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主要经营场所规范使用供销合作社标识。

(四)申报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项目已发生的投资(支出)总额标准为:县级供销合作社企业300万元以上,地市级供销合作社企业500万元以上,省级企业800万元以上。

(五)申报财政补助的项目,必须符合地方政府或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规划,已经立项并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能够为区域内农民生产、生活和消费提供便利,且投资概算不得低于500万元。

二、全国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项目申报案例

案例:长丰县硕丰草莓联合专业合作社现代化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项目

第八部分:农业财政及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与案例

一、农业财政及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申报文件

二、农业财政及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申报案例

案例:**市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第一部分国家“十二五”农业产业政策

一、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农业政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国家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中央财政“三农”总支出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4、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1、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2、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3、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3、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五)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1、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在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建设高产稳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继续建设优质棉基地、优质油料带。在13个粮食主产区的484个粮食主产县(场),建设万亩连片标准粮田,实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和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

2、沃土工程对增产潜力大的中低产田加大耕地质量建设力度,配套建设不同类型的土肥新技术集成转化示范基地,使项目实施区的中低产田耕地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

3、植保工程完善县(市)级基层站点和省级分中心,建设一批生态和生物控灾示范基地、农药安全测试评价中心和生物技术测试区域中心。

4、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和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改造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更新改造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已有大型排涝泵站。

5、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农作物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畜禽水产原良种场、水产遗传育种中心、种质资源场及检测中心等。

6、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及残留监控、防疫技术支撑、防疫物质保障六大系统。

7、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国家级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质检中心,省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县级农产品检测站。

8、农村饮水安全解决1亿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9、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实现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

10、农村沼气建设以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以及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

11、送电到村和绿色能源县工程建成5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利用电网延伸、风力发电、小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解决350万户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1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同步建设县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民族医院)。

13、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以中西部地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为重点,建设县级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流动服务车等。

1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维权服务能力建设,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农业政策部分

三、新世纪以来连续出台的11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

近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2011年: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第二部分政府农业扶持项目资金申报技巧

一、农业项目扶持力度大

随着我国涉农项目来源的增多,涉农企业申报农业项目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13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4万亿元。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都是前所未有。成功申报国家扶持资金,不但能获取资金无偿支持,企业还得到政府认可的殊荣,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企业信誉,增加企业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产品销售。

2012年12月29日下午,习近平冒着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阜平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抵达阜平县后,习近平连夜听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汇报。他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项目的申报也是一举多得的多赢过程,10年来我们为企业咨询资金申报成功的项目1000多个,目睹很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通过申报项目企业增加了见识,培养了企业人员,提高了自身素质,在外因资金扶持和内因企业管理加强的综合作用下,提高了企业发展速度,壮大了企业实力,带动了当地就业、增加了财政税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部分企业法人成为国家、省级五一劳模或各级人大、党代表。其中安徽临泉守红黄牛专业合作社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完善了“林—草—牧—沼—菌—肥—粮”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企业法人代表王守红先后成为中国农技协常务理事、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2005年获“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6年获国家环保总局“地球奖”,2008年央视邀请赴京参加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及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强化,国家各级财政对合作社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七章规定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了产业政策倾斜、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四种扶持方式。现就财政对合作社支持项目即合作社财政支农项目的申报存在的问题、申报技巧等进行讲述。

二、申报存在问题

目前由于部分企业仍不熟悉申报程序,经常出现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漏报、或者报了没有把握好申报要求,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享受不了扶持资金政策,针对这部分申报单位存在的问题,我们总结10年来为企业申报成功经验,下面重点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网工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循环经济等项目的资助领域、申报条件、注意事项做初步介绍,研究讨论提高项目申报水平的方法和手段,供大家在项目申报中参考,便于项目申报单位得到一定启示,使申报人尽快了解和掌握有关农业项目及配套资金的申报程序、管理办法、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借鉴掌握申报技巧,以便成功获得国家或地方项目资金支持。

四、项目扶持资金申报技巧

(一)及时获取项目申报信息

目前由于申报企业的信息渠道还是比较单一和封闭的,对国家政策方针相关信息的了解都是有限的。因此地方政府、涉农企业申报项目单位应迅速、准确地把握项目申报信息,了解国家与地方政府支持项目及专项资金情况,加深对各项政策与专项计划的了解,一般了解申报信息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定期登陆政府网站和项目申报信息丰富的网站,重点在公告通知栏,查看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申报指南等信息(如国家资金申报网www.gjzjsb.org),了解项目申报的要求和程序。

2、与经验丰富的专业项目申报咨询机构联系、请专业人士提供申报信息。一般具有国家甲级以上资质的专业咨询机构在长期、多渠道的项目申报中,建立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能及时了解国家多部门项目资金申报信息。如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信息灵敏的咨询机构,他们对项目的前瞻性把握得比较好,了解农业项目的最新发展情况。可以通过像他们中介机构获知项目信息,为企业筛选合适申报项目。根据这些信息,企业再选择具体申报项目,才能有目标,并且事半功倍。

3、从相关项目主管部门了解项目申报具体要求,争取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和支持。一般政府部门对本系统项目项目相关政策了解很清、把握很到位。他们会给企业一些建议:比如哪些项目有更强的企业在申报,本企业就不要申报了;哪些项目还是空置的,企业可以去申报;哪些部门是项目申报的关键部门等等。

4、提前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常年支持项目,可以积极准备申报下年度项目。一般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项目是连续申报的,每年都有,如果企业早了解政府部门上年度支持项目,申报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做好企业申报前期工作

部分国家支持项目对扶持对象有限定条件,其中软条件如管理机制、订单、基地等容易克服,但个别项目要求企业具备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硬条件比较难逾越,因此准备申报项目的企业有条件时应积极做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对外积极申报省市甚至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内做好环评、土地、备案等资料收集工作。

(三)把握申报政策,合理选定申报项目。

申报的项目应与企业的规模大小相匹配、可以先小后大,循序渐进,对中小企业而言,参与国家大项目的竞争就比较困难,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小,相反申报一些省市级的小项目,前期的投入较小,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1、把握申报政策。目前,基本上国家相关部委的网站上设置了专业频道或专栏,及时更新有关申报的政策规定,要求和注意事项的管理办法

牛皮癣专科医院哪家好

遵义男科医院

莆田白癜风医院预约微信

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电话